安徽省積極響應國家號召,正全力組織省內符合條件的園區(省級及以上開發區、新興產業/高新技術園區)申報國家級零碳園區。申報的核心在于實現園區的深度低碳乃至零碳轉型,其關鍵路徑包括:
1. 能源結構深度轉型: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(光伏、風電、生物質、地熱等)本地開發與消納比例(目標清潔能源占比≥90%),推動綠電直供、配置儲能、探索氫能應用。
2. 系統性節能降碳:強化企業能效碳效診斷評估、淘汰落后產能設備、推動節能改造和零碳工廠建設,嚴控單位產品能耗(要求達到或優于二級能耗限額)。
3. 精細化管理與核算:建立覆蓋主要用能企業的能碳管理平臺,實現用能負荷監控、預測與調配;依據《零碳園區碳排放核算方法(試行)》精確核算園區碳排放(包含能源活動與工業過程),確保核心指標“單位能耗碳排放”達標(年耗能≥100萬噸標煤的園區≤0.3噸/噸標煤)。
4. 資源高效循環利用:提升余熱余壓余冷、工業固廢、水資源等綜合利用水平(目標利用率≥50%-80%)。
5. 基礎設施綠色升級:優化供能網絡(電、熱、氣、氫等),發展綠色建筑與低碳交通。
一、安科瑞EMS3.0:賦能零碳園區建設的智能化中樞
面對國家級零碳園區申報與建設的嚴格要求,尤其是能源精細化管理、碳排放精準核算、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消納以及能效持續提升等核心挑戰,安科瑞EMS3.0企業微電網能效管理平臺應運而生,成為園區實現零碳目標的關鍵技術支撐平臺:
全景化能碳監測與核算:系統深度集成電、水、氣、熱、冷等多種能源計量,并嚴格遵循《零碳園區碳排放核算方法(試行)》,提供自動化、高精度的碳排放核算功能,實時掌握園區及重點企業碳排放總量、強度與結構,為核心指標達標提供數據基石。
分布式能源與儲能協調管控:針對政策大力提倡的可再生能源本地化開發與消納,EMS3.0提供對光伏、風電、儲能等分布式資源的實時監控、智能預測與優化調度,最大化提升綠電使用比例和系統經濟性,支撐“綠色直連”、“就近接入”等模式落地。
能效深度分析與優化:平臺基于強大的數據分析能力,進行企業級/產線級能效碳效對標診斷,精準識別節能降碳潛力點,為淘汰落后、設備更新、工藝優化提供數據支撐,助力單位產品能耗持續降低。
負荷預測與需求側管理:滿足政策對“強化負荷監控、預測與調配”的要求,支撐園區參與電力需求響應,探索虛擬電廠(VPP)模式,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系統穩定性。

系統總覽
“源網荷儲”等全量運行數據,存儲展示、狀態檢測、運行告警。
直觀展示微電網系統電量、碳排、成本、設備運行等各類數據。
實時呈現微電網電力數據流向和設備安全情況。

優化調度
基于能耗最優、成本最低和碳排放最少的經濟優化調度;
考慮電網供電力平滑與電壓穩定的安全運行調度策略;
需求側響應電網互動策略。


結語:
安徽省國家級零碳園區的申報建設,標志著園區發展進入以“碳中和”為導向的新階段。實現這一目標,不僅需要頂層設計和政策支持,更離不開智能化、數字化的能碳管理工具作為落地抓手。安科瑞EMS3.0系統憑借其在綜合能源監控、精準碳核算、分布式能源優化與能效深度管理等方面的核心能力,正是園區構建零碳運營體系、滿足國家級申報驗收要求、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理想技術伙伴。它為園區管理者提供了洞察能源碳排全景、優化資源配置、驅動持續減排的“智慧大腦”,是邁向零碳未來的堅實基石。
作者介紹:
安躍強,男,現任職于安科瑞電氣股份有限公司,主要研究方向為為智能電網供配電。電話咨詢:15000353828(同微信)